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4 16:03:49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理想汽車的調整還在繼續(xù)。
近日,有報道稱,理想汽車近日將零售和交付總部的職能合并為銷售。同時,該報道援引一位接近理想汽車的人士稱,“零售和交付團隊合并之后,目標趨于一致,更利于整體的銷量增長”。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理想汽車方面進行求證,對方確認了零售和交付部門合并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同時,據記者了解,理想汽車此前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已接近尾聲,而上述提到的部門屬于調整中的較輕量級部分。
零售和交付部門合并
據了解,在此次調整之前,理想汽車負責銷售的團隊與交付的團隊是分開的,消費者需在體驗店體驗、下單,再到交付中心提車。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汽車企業(yè)也采用了類似的模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組織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零售端與交付端的業(yè)績考核方式不同會使得兩者之間產生一些摩擦。
記者了解到,銷售團隊的職責是向客戶詳細介紹產品特性,并安排試駕體驗。一旦消費者決定購買并在24小時內未提出退款,訂單將被系統(tǒng)鎖定,成為銷售人員業(yè)績考核的一部分。銷售人員的相應薪資或獎金將在當月發(fā)放,與消費者實際提車的時間無關。
對于負責交付的團隊來說,交付率是他們的關鍵績效指標。如果消費者因自身資金周轉、等待優(yōu)惠政策等原因推遲提車,這將會影響交付團隊的業(yè)績。為了維持業(yè)績,交付團隊可能會建議一些消費者先取消訂單,然后在能夠提車的月份重新下單。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對零售團隊的業(yè)績產生負面影響。
在此次調整中,理想汽車的團隊與交付團隊進行合并,便于內部溝通與協(xié)調,能最大程度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或將利于理想汽車整體的銷量增長。
多企業(yè)“動刀”營銷部門
在市場銷量增速放緩,各個品牌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有新勢力企業(yè)掌門人選擇“卷”入直播間,也有新勢力企業(yè)對營銷部門“動刀”,以提振銷量。
除了理想汽車之外,近日有報道稱,零跑汽車近期對內部營銷體系進行了調整,將原有的渠道銷售部、行業(yè)銷售部、零售管理團隊三大銷售部門合并為一個“銷售部”,銷售部負責人向首席運營官(COO)徐軍匯報。
同時,零跑汽車還撤銷了公司的海外拓展部門,公司內部不再單獨設立海外部去負責海外業(yè)務,相關團隊成員分別轉移至整車產品線、服務部和管銷運營部。對此,零跑汽車方面向記者回應稱“不予置評”。
小鵬汽車也在銷售領域進行了變化。今年5月,小鵬汽車財經平臺經營管理副總裁出現(xiàn)了人事變動,由古苑欽接替該職務,而原本擔任該職務的王桐則調至管理總裁辦業(yè)務。同時,古苑欽還擔任小鵬汽車銷售負責人。
不僅如此,小鵬汽車營銷副總裁這一職位也傳出了人事變動消息。記者了解到,OPPO旗下一加手機營銷負責人于濤加盟了小鵬汽車,負責市場營銷和公關傳播工作。
有觀點認為,新勢力品牌的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通過優(yōu)化營銷體系,企業(yè)能夠更有效地適應市場動態(tài)和消費者需求,從而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這將有助于提升銷售業(yè)績,擴大市場份額,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無需再贅述。競爭的激烈程度持續(xù)加劇,而銷量是衡量成功與否的關鍵。”一位新勢力企業(yè)市場營銷領域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產品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現(xiàn)在是車企比拼營銷策略和銷售渠道的時候了”。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