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2 12:42:08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王麗娜 盧祥勇
昨天(11月1日)一大早,很多網友曬出了自己快遞的物流速度。有人凌晨剛付款,早上被快遞員叫醒收貨;有人付完款還想更改地址,快遞卻已經發(fā)貨。網友們甚至懷疑,是鄰居在安排發(fā)貨。也有人說:“老板就怕你們后悔,連夜打包派送。”
“尾款人”秒變“收貨人”、“想退款發(fā)現居然發(fā)貨了”成為2020這個特殊雙11物流時效的最新標簽。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甚至注意到,關于“想退款發(fā)現居然發(fā)貨了”已于1日上午沖上微博熱搜,閱讀次數已達5.5億。同時還有類似“被快遞員叫醒”“懷疑是鄰居給我發(fā)的貨”等熱門話題,累計閱讀次數合計已達1億人次。
預售模式下的“以儲代運”
今年關于雙11物流的吐槽有點不一樣。一位雙11“尾款人”在網絡平臺上這樣寫道:“半夜三點睡覺,本想著早上起來退款,誰想到9點接到電話說我快遞到了。”
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0點正式開場,凌晨0點35分,距離消費者開始付尾款僅過去5分鐘,杭州蕭山的李先生就收到了菜鳥送達的包裹,刷新了雙11物流速度。
圖片來源:天貓?zhí)峁?/p>
京東物流則宣布,11月1日零點剛過,家住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漠河縣西林吉鎮(zhèn)的榮女士就收到了在京東平臺預定的口紅,此時距離她支付完尾款僅僅過去6分鐘。這是在今年京東618第一單8分鐘送達的基礎上,京東物流在大促分鐘達上再創(chuàng)新紀錄。
圖片來源:京東物流頭條號
申通快遞方面宣布,11月1日00:40,成都市許女士付完尾款十分鐘后收到今年雙11的第一個包裹。
德邦快遞宣布,11月1日零點10分,由德邦快遞承運的雙十一大件快遞第一單便成功送達,僅用時10分鐘,刷新了雙十一大件快遞首單紀錄。
為何大家都這么快?這里就不得不提雙11大戰(zhàn)中越來越成熟的“以儲代運”模式。
上述杭州蕭山李先生這單包裹,從菜鳥直送網點發(fā)出,距離消費者僅1公里。為了讓雙11包裹提速,菜鳥數字供應鏈今年與更多品牌商家合作,通過「預售極速達」服務,把預售訂單提前下沉到配送網點和社區(qū)。0:30分,買家支付尾款后,大量快遞就從買家身邊發(fā)出,分鐘級送達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而京東物流在今年618第一單8分鐘送達的基礎上,能夠實現雙11的6分鐘送達,也是通過預售前置的模式,在消費者支付定金瞬間即已開始倉儲生產,預售商品早在支付尾款前就已抵達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快遞站點,待消費者支付尾款后,京東快遞小哥將立即進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確保數分鐘內即可完成收貨。
此外記者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雙11因為分為兩個促銷階段,快遞物流壓力得到一定緩解,分鐘級時效也因此得到更大的提升。截至11月1日18時,全國(不含港澳臺)有337個城市已經收到當天購買的雙11包裹。
新兵老將“短兵相接”
今年雙11物流戰(zhàn)場除了時效升級,更是多了三個新兵:極兔、眾郵、豐網。大促物流高峰期,是新網發(fā)力的機遇,三張新網近來也多有異動。
雙11前夕,眾郵快遞發(fā)布雙11運營舉措,宣布將全面深入產業(yè)帶,聯動京喜平臺對商家給予補貼和流量支持;接連被通達系“封殺”的極兔也稱,要在今年雙11沖擊日均訂單突破2500萬的“小目標”;更為低調的豐網也已經在個別地區(qū)開始試點啟動。
快遞專家、貫鑠企業(yè)CEO趙小敏告訴記者,今年的雙11對于眾郵和豐網而言,更側重在打開自身知名度。而對于極兔而言,今年雙11與春節(jié)兩個物流高峰是其要面對的兩個“檻”,后續(xù)網絡是否健康、資源整合是否高效,都決定其未來還能走多遠。
可見,雙11對于新網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兼物流產業(yè)研究中心主任劉大成告訴記者,物流新兵們能否熬過這個雙11,最為重要的正是一線人員隊伍的補足與擴充。
“每到物流高峰期,一線快遞員的離職率會極速升高。對于仍是勞動密集型的物流業(yè)而言,人員的流失間接等于‘慢性死亡’。”劉大成說。這也是近段時間各家接連發(fā)布“員工激勵計劃”的原因所在。
11月1日下午16:58,中通快遞當日訂單成交量率先突破1億單,而今年上半年,中通才完成業(yè)務量69.7億件。這個的數字背后,是整個物流江湖“寡頭競爭”持續(xù)升級的側寫。未來,新兵能否強勢入局,老將誰能保持優(yōu)勢誰又慘遭掉隊,雙11戰(zhàn)場廝殺過后,答案或將很快揭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