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31 23:12:06
◎10月31日收盤,搭上“智譜概念股”的豆神教育再次“20CM”漲停,已實現(xiàn)“四連板”。除了智譜,根據豆神教育10月30日在發(fā)布會上披露的信息,其與微軟也有合作,新品豆神AI就借助了微軟GraphRAG(圖注意力圖推理)的技術框架和思路。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楊夏
10月31日收盤,豆神教育(300010.SZ,股價11.51元,市值237.87億元)再次“20CM”漲停,已實現(xiàn)“四連板”。
這家今年才完成破產重整的教育企業(yè),在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自主智能體AutoGLM一炮而紅之時上車“智譜概念股”,自此開啟“連板”之路,令投資者驚喜又疑惑。
豆神教育似乎是有備而來。除了智譜,根據該公司10月30日在發(fā)布會上披露的信息,其與微軟也有合作,新品豆神AI就借助了微軟GraphRAG(圖注意力圖推理)的技術框架和思路。
瞄準AI教育,左手微軟右手智譜,這一局,豆神教育能贏嗎?
人逢喜事精神爽。
10月30日的一場AI發(fā)布會,笑容始終掛在豆神教育董事長竇昕的臉上。對長期徘徊在轉型中的教育企業(yè)來說,找到一個有前景的方向實在要消耗太多的精力。不過,ChatGPT引爆AI浪潮這一年多以來,AI+教育的概念及產品屢見不鮮,豆神教育何以“殺出重圍”?
從豆神教育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該公司做AI+教育有兩大合作伙伴:微軟,以及最近憑借自主智能體AutoGLM引起熱議的大模型企業(yè)智譜。
10月30日,豆神教育發(fā)布了端模一體產品豆神AI。根據竇昕的說法,豆神教育對教學和學習進行了反思之后,發(fā)現(xiàn)“因材施教”難以落地是因為缺乏底層技術的支持。而經過訓練的AI大語言模型有可能解決這樣的難題。在構建知識圖譜的過程中,豆神AI借助了微軟GraphRAG技術框架和思路,并結合豆神AI教學內容的原材料及解析原理進行封裝和邊界化。
至于如何去除內容的“AI味兒”,竇昕認為,簡單的提示詞或工作流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需調用情感內容的層次組合,有非常復雜的構造。為此,豆神研發(fā)了五代內容生產平臺——豆神九霄內容生產平臺。根據豆神教育的說法,該系統(tǒng)與微軟GraphRAG相輔相成,使大模型能夠輸出符合名師教學風格的內容,并保證信息的準確性。
除了發(fā)布新品,豆神教育還與智譜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了解到,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其中智譜出資1.25億元,而與智譜的合作也成為了豆神教育的一大“利器”。
更為關鍵的是,搭上AI“快車”的豆神教育還獲得了二級市場的青睞。截至10月31日收盤,豆神教育報收11.5元每股,連續(xù)四個交易日漲停。
發(fā)布會現(xiàn)場,豆神教育展示了與智譜合作,即將于下月面世的幾項多模態(tài)實時互動教育功能:作文點評、課后輔導、寫作參謀、背誦指導、答題指導以及課前預習。不過,豆神教育并未在會上過多透露與智譜合作的更多細節(ji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26日,“辭源算法實驗室”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了一篇名為《強強聯(lián)手,豆神和智譜如何在42%AGI上更進一步》的文章,該微信公眾號運營主體為北京知明而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明而行”)。根據天眼查數據,知明而行的監(jiān)事趙伯奇,同時也是豆神教育董事及首席執(zhí)行官。該篇文章內容顯示,豆神教育認為,從投資角度看,不建議只看純應用或純底座模型。只有從底座模型到上層運用均是大模型制備的產品才是最有價值的產品。
該文章還提到,國內這一類型的公司較少,核心原因在于具備底層模型能力的團隊極其稀缺,但具備這些能力的團隊又都執(zhí)著于做底層平臺。
另外,目前大模型廠商也存在類似幾年前云廠商的困境,希望客戶能直接使用模型,但客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很難快速解決。究其原因,主要是模型與業(yè)務結合沒有緩沖地帶,需要行業(yè)級的處理能力才能將ToB業(yè)務做好。想要擁有這一能力,需要多年的行業(yè)經驗及相關的高質量數據,而這是目前該行業(yè)所欠缺的。智譜與豆神教育合作,恰好能彌補這一缺陷,令其在該領域相比其他模型廠商有更多優(yōu)勢。
根據上述文章介紹,雙方計劃對高校客戶或教育集團輸出九霄平臺(或九霄平臺通用化衍生平臺)的服務,針對有高質量內容輸出需求的客戶提供類似的端到端的內容能力。其中包括基于微軟GraphRAG平臺,豆神繼續(xù)升級優(yōu)化的GraphRAG 2.0套件。可解決以上客戶對高質量內容生成的運用過程中很多業(yè)務上的難度,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此外,豆神AI即將推出的多模態(tài)實時視頻互動學習功能已經使用了智譜大模型能力。
“雙減”后的豆神教育一直在教培領域沉浮,從未離開。教育企業(yè)全員轉型的時代,豆神教育也是其中一員,直播帶貨、素質藝術培訓等新老熱點一個不落,卻并未見太多成效。資金壓力下,截至2022年末,豆神教育已嚴重資不抵債。
2023年,豆神教育宣布破產重整。
前期,浙文互聯(lián)(600986.SH,股價5.58元,市值83億元)深度參與了豆神教育的重整投資。對此,該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唐穎10月30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直言,最初投資豆神教育不僅是基于雙方在營銷方面的一些合作,更多的是看中了該團隊的專業(yè)性和情懷,以及對未來教育的理想,特別是其在AI與教育的融合方面展現(xiàn)出的前景。
浙文互聯(lián)的投資成果顯而易見:截至10月31日收盤,豆神教育股價報收11.5元/股,而浙文互聯(lián)最初參與豆神教育重整時的成本只有1.5元/股,這筆投資的浮盈已經超過了6億元。
重整后的豆神教育業(yè)績也開始逐漸回歸正軌。根據財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豆神教育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57億元,同比減少12.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09.82%。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豆神教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165.34%。因償還金融機構債務,期末持有貨幣資金為1.31億元,同比減少了88.94%。
值得關注的是,為豆神教育帶來大量資本青睞的AI探索離變現(xiàn)還有一定距離。10月30日晚間,豆神教育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10月25日披露了《關于與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海南何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并成立合資公司的公告》,合資公司主營AI教育產品的研發(fā)及銷售,目前合資公司尚未產生營業(yè)收入,相關投資進展存在不達預期的風險。同時,2024年前三季度,豆神教育AI教育產品產生的相關收入占營業(yè)收入不超過4%。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yè)內獲得的獨家信息,除了軟件,未來豆神教育還將在硬件方面有所布局。不過,在業(yè)內看來,要在擁擠且頭部玩家穩(wěn)定的教育硬件市場里構建競爭壁壘,豆神教育這個新玩家需得交出和現(xiàn)有AI教育硬件差異鮮明的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9775669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