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3 17:18:10
每經特約評論員 宋清輝
1499元的李寧鞋炒到了49999元!近日,“炒鞋”再次沖上熱搜,引發(fā)熱議。
從近二十年開始流行的炒房,到十幾年前盛行的炒古玩、炒郵票、炒糧票,再到近年來流行的炒白酒、炒幣、炒鞋、炒盲盒,以及黃牛們熱衷炒作的時下新款手機、手表、水滸卡、簽名、鍵盤、漢服、光碟等,像2020年初市場短缺的熔噴布,甚至有傳言麥當勞絕版塑膠吸管都能被爆炒。
利益驅使,必然是“炒貨”的起點。當想著賺錢的人,看到貴州茅臺酒的價格越陳越貴,看到有人愿意用數(shù)千元收購二十年前干脆面里面的水滸人物卡,看到有東西被愛好者們高價搶購、珍藏,便誤以為或欺騙自己認為幾乎所有的商品都能通過炒作來獲取利益。殊不知,和貴州茅臺同一時期不知名酒廠的白酒,有時降價也無人問津;許多和水滸卡同一時期的各種卡片、紙牌、玩具,隨著那代人的成長而逐漸被遺忘,只有個別的商品因為某些價值變得昂貴起來。
可參與炒貨的人們,只會看到商品價格的上漲,從而硬拉著各行業(yè)向“炒”擠去。如今,“炒”已經成為“盈利指向”的代稱,并作為一種常態(tài)形成了產業(yè)鏈,成就了一個萬物皆可炒的時代。這可不是褒義,因為將沒有金融屬性、沒有大眾認可收藏價值、沒有廣泛消費人群的商品作為一種“投機商品”,注定有人要為最后的泡沫買單。
“郁金香泡沫”是有記錄以來最早的“炒貨”,與“郁金香泡沫”相同,人們?yōu)榱撕笃诘挠鵂幭噘徺I各類產品,考慮的不是這些產品或物品的實用性或其內在價值,而是期望市場“供不應求”后價格的長期、無限地上漲,在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次交易都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交易。炒貨過程中,貨幣與物品的交換僅是財富的轉移,商品本身不會發(fā)生變化,交易過程中間不會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只會加大購買者的購買成本,并會不斷地吹出一個個泡沫。
即便是價格已經不可思議,也會有膽大的人敢于繼續(xù)倒騰,這并非他們天生膽大,而是在價格居高不下且屢創(chuàng)新高的情況下,產生更為堅定的賭徒心理——認定價格會繼續(xù)上漲,以及“韭菜不會是我自己”的僥幸。一旦有人無法堅持,擊鼓傳花的游戲偃息旗鼓,價格走高的神話自此消失。當然了,提前離場的炒作者已經轉戰(zhàn)另外一條“炒”線,因為他們深知泡沫定會破滅,因此會站在收割韭菜的前沿。
如同傳銷,如同龐氏騙局,炒客們手中不變的是同一件商品,變的是不斷走高的價格。有人問,憑什么黃金放著不變就可以升值,憑什么房子放著不動就會猛漲,憑什么鞋、盲盒、虛擬貨幣就不能漲?當然可以漲,只要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想怎么漲就怎么漲。商品買賣本就是一種公平交易行為,賣方確定的價格、買方同意的價格,買賣雙方你情我愿。
貴金屬之所以引人注意,是“金銀天然是貨幣”的屬性決定,通過購買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保值,是不少人熱衷投資貴金屬的原因;房價之所以瘋狂,是因為不動產多屬性的疊加,既是稀缺品,又是資產,同時還是價值體現(xiàn);股票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可以認為原因在于炒股是對某家公司未來發(fā)展預期的投資,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投資喜好,將資金投給對應上市公司以協(xié)助企業(yè)融資發(fā)展,未來則可以根據企業(yè)實際發(fā)展情況獲得收益。成熟的、有對應規(guī)則的投資方式,其本身會因為內外因出現(xiàn)各式各樣、或輕或重或無所謂的風險,但對當前新興的投機、炒作等方式,會顯得安全一些,至少不會是一個接一個的坑,因為當炒作成為一種常態(tài),商品使用的剛需人群也會轉向投機,繼而使得各行業(yè)市場亂象一片。
但是,炒作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不菲的收益,無論炒什么、怎么炒,都是典型的市場投機行為,高風險都如影隨形。等到泡沫退去,就能夠看到真正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