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8 00:26:14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宋思艱
5G的到來,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今日(5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發(fā)起了“2020世界電信日”特別策劃活動——云上每經·5G新生活。綠瘦集團首席顧問、上海交大EMBA客座教授周宏明在活動中分享了他眼中的5G時代新用戶關系。
綠瘦集團首席顧問周宏明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周宏明認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及物聯網的發(fā)展,讓每一個產品在互聯網都變成了一個有效的連接節(jié)點。其中,手機設備更是成為人的新“器官”,每個人無論生活和工作,手機均不離身,這也使得人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
從物聯網,周宏明又延伸到人聯網。“人貨場”,是零售行業(yè)人人掛在嘴邊的概念,周宏明指出,5G的到來會讓“人貨場”將加速融合,“人貨場”關系更加緊密,人與人關系也將重新構建,整個社會以及整個商業(yè)的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聯網。
在周宏明看來,人聯網是一張人人互聯的網絡,以人為核心,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技術為基點,強調每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時互動。這些技術實現了人際關系的形態(tài)形成。
具體而言,人聯網包括人與人的信息交互、服務交互,人與產品的交互,線上線下體驗交互。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聯網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交互,社交關系的分享價值交互。
周宏明指出,5G背景下的商業(yè)時代是消費者主權、用戶主權時代,用戶開始扮演越來越積極的角色,從被動接受和選擇升級到主動升級和創(chuàng)造。人可以形成各種社群,去中心化的漁網結構形成主流。
而基于人與人信任關系建立起來的商業(yè)模式,形成了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在周宏明看來,商業(yè)經營將從“一對多”變成“多對多”的社群關系,即每個人可以是消費者,也可以是銷售者。對于自己喜歡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會樂意分享,驅動裂變式變化。過去的傳統經營方式,傳統電商、都將被迫升級或轉型。
周宏明提到了“自零售”概念。資料顯示,自零售又稱“人人零售”或“全民零售”,是指企業(yè)以互聯網為依托,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通過社交媒體的形式,打造出一套全新的自驅動系統,并服務于供應商和消費者,觸發(fā)其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推薦商品的零售行為的總稱。
周宏明表示,5G時代,整個社會和商業(yè)進化成為人聯網,而基于人與人的信任關系形成裂變式關系,成為自零售的商業(yè)模式。
除了改變人與人的關系外,5G的到來,還將提速數字化對于生活和工作的改變進程,數字化加速導致數據呈現爆發(fā)式增長。
對企業(yè)來說,用戶數據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周宏明稱,“與企業(yè)、用戶有關的數據,就是小數據。小數據包含了用戶基礎數據、用戶互聯網行為數據、消費數據、點評數據,還有用戶與員工之間的交付服務數據、互聯網的用戶時間。”
周宏明總結稱,“在5G時代,希望每家企業(yè)重新重視用戶關系,擁有小數據思維和去中心化的零售思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