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8-09-21 19:38:55
9月21日,人民日報評論發(fā)表題為《消費降級?中央給你一個回答》的文章指出,現在所謂“消費降級”的討論,反過來看,無非是公眾對于消費升級的進一步期待,也渴望有更多實打實的措施為此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過去一段時間里,全社會圍繞“消費”兩字的討論熱烈而充分。從拼多多的走紅到榨菜和方便面的熱銷,從個人的現身說法到援引身邊案例,人們對于“消費疲軟”多少有些擔憂。
昨天,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fā)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chuàng)新、以供給提升創(chuàng)造消費新增長點的循環(huán)動力持續(xù)增強,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居民消費率穩(wěn)步提升”。
居民消費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升級,服務消費占比穩(wěn)步提高,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從意見的這些目標中可以看出,中央看到了全社會對消費問題的關切,正著手從制度層面發(fā)力,優(yōu)化消費市場、提振消費信心。
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huán)中的起點也是終點,既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立足消費社會,消費成了陽光、空氣與水,注定會被持續(xù)關注。從普通百姓視角看,衣食住行教育醫(yī)療,皆是消費;從宏觀經濟視角看,消費已連續(xù)多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強勁馬車,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不言而喻。在中美貿易戰(zhàn)的背景之下,擴大國內消費、挖掘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更有了戰(zhàn)略意義。重視消費,是重視人民生活的基本盤,也是重視國民經濟的基本面。
這些年,擴大消費規(guī)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與高收入國家動輒60%以上的居民消費率相比,我國社會蘊藏的消費潛能依然巨大。要將潛力轉化成動力,要將儲蓄轉化成消費,除了依靠愛消費的年輕一代,我們更加明白,需要從強調“擴大內需”向“供需兩端發(fā)力”轉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例子是:每有好電影出品,公眾便趨之若鶩,甚至單片票房高達50億。這正說明:問題不在不愛消費,而在如何保障品質消費。從前幾年大規(guī)模代購、海淘的崛起開始,這一趨勢已表現得淋漓盡致,也直接推動了消費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社會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普遍的,即使“正升級”,也期待“再升級”,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社會發(fā)展的持續(xù)動力。隨著家庭恩格爾系數持續(xù)下降,這一趨勢還會加速,也將進呼喚一個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
可以說,現在所謂“消費降級”的討論,反過來看,無非是公眾對于消費升級的進一步期待,也渴望有更多實打實的措施為此保駕護航。
因此,只有進一步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努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切實滿足基本消費,持續(xù)提升傳統(tǒng)消費,大力培育新興消費,才能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不斷激發(fā)潛在消費。
當然,有錢才能消費,有保障才敢消費,這依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做大消費的蛋糕,歸根到底要充實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還是回到拼多多的例子。一方面,我們不能將諸如拼多多的爆紅,簡單地歸為消費降級,因為它更像是全國消費的進一步“電商化”;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天國內依然存在大量的“廉價消費”需求。
消費是國情的一面鏡子。無論是助推更多人的“生活提質”,還是倒逼拼多多們的“產品提質”,都有賴于進一步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而要實現此目標,則要如文件所強調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才能為擴大消費提供根本動力。
當然,還應該關注到不同群體的消費意愿差異,更精準地調節(jié)以激活消費能力。客觀地說,這些年來,因房價上漲導致的家庭杠桿率上升對消費有一定的擠出效應;而一些(準備)生二孩的家庭也可能傾向“勒緊褲腰帶”,對某些領域的消費從長計議。
對此,就需要制度性的解決方案。一方面,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另一方面則需要提供系統(tǒng)性的減負方案。
新個稅法的實施開了個好頭。從10月1日起,起征點將從3500元調整到5000元;等到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后,還可進一步扣除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支出,這對于增加居收入、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提振消費信心,具有實打實的意義。
來源: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ID:rmrbpl) 作者:何鼎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