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5 16:48: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梁薇
每經記者 梁薇 每經編輯 楊翼
日前,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的提案曝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徐和誼今年的提案聚焦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主要內容為建議加快基礎充電設施建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172.9萬輛,純電動乘用車保有量約80.1萬輛;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21.4萬個。徐和誼在提案中指出,這距離我國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萬個充電樁(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徐和誼認為,目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場地難、擴容難、協(xié)調難、管理難等問題,這使得充電樁的建設較為困難。
針對這些問題,徐和誼提出了四條建議,包括動態(tài)規(guī)劃和布局充電設施建設藍圖;設立專門的聯席協(xié)調辦公機構,政府各部門,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加快充電運營服務費用規(guī)范化及后臺結算系統(tǒng)聯通,以及對充換電的新業(yè)態(tài)給予政策支持,包括場地報批、資金支持等。
“目前,充電設施供應商的盈利能力還比較弱,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促進形成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營模式。建議政府部門對充換電的新業(yè)態(tài)給予政策支持,對城區(qū)充換電設施建設用地的審批予以支持,并根據實際予以資金支持。”徐和誼在提案中表示。
徐和誼認為,“換電服務”尤其應該得到政策支持。在他看來,換電的核心就是“換”和“共享”,商業(yè)模式為“車電分離+電池租賃+套餐計費+互惠共贏”,可以實現車輛全域無間續(xù)航,讓電池得到全面管理,使電池價格做全局的價值共享,是非常值得推廣的商業(yè)模式。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充電技術路徑中,國內主要有北汽新能源、力帆乘用車、時空電動等企業(yè)推行換電模式,應用在出租車、網約車等領域,私家車推行換電路線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成本過高以及技術上仍存在潛在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