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00:30:21
有業(yè)內人士就指出,由于影視并購中的高溢價收購,高業(yè)績承諾對賭,到了業(yè)績兌現的時候,不少標的方為了完成業(yè)績承諾,從而出現大量票補甚至票房造假現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近期,蔣雯麗夫婦旗下公司首映時代2016年1~10月凈利潤3238.76萬元,卻以13.5億元的高價賣給了上市公司長城影視,其增值率高達3126.49%。有業(yè)內人士就指出,由于影視并購中的高溢價收購,高業(yè)績承諾對賭,到了業(yè)績兌現的時候,不少標的方為了完成業(yè)績承諾,從而出現大量票補甚至票房造假現象。
并購溢價高企催生泡沫
去年11月,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創(chuàng)立的東陽美拉公司,而彼時標的公司成立僅兩月,未開展實際業(yè)務。去年三湘股份也曾斥資19億元收購張藝謀的觀印象100%股權,溢價率超過15倍。
近期,蔣雯麗、顧長衛(wèi)夫婦旗下公司首映時代以13.5億元的高價賣給了上市公司長城影視,外甥女馬思純依靠少部分股權,也拿到了1.2億元的財富。
據長城影視12月14日發(fā)布公告稱,首映時代100%股權凈資產賬面值為4201萬元,預估增加值13.14億元,增值率高達3126.49%。而在2016年1~10月,首映時代實現凈利潤3238.76萬元,據首映時代的業(yè)績承諾,若交易于2016年完成,則首映時代2016~2018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200萬元、9000萬元、1.25億元。
對此,旭誠資產陳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影視行業(yè)輕資產的特征,加上并購標的具備人氣明星效應,并擁有較高估值,往往成為A股熱點行業(yè),因此頻頻出現高溢價并購。而這種高溢價收購熱門行業(yè)公司,“講故事”式的并購重組是無法真實改善企業(yè)發(fā)展狀況的,特別是較多跨界并購無法實現上市公司產業(yè)鏈的整合。如果實際成長性無法持續(xù)支撐其高估值,隨著時間推移,估值逐漸下調成為必然結果。另一方面,證券市場并購過程中的溢價率穩(wěn)步上升,而同期上市公司市凈率指標卻在不斷下降,高企的并購溢價將催生資本市場泡沫,侵蝕中小投資者利益。
高業(yè)績承諾或滋生票房造假
實際上隨著影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行業(yè)怪現象也紛至沓來。近期影視圈人士不斷爆出“口水戰(zhàn)”,先是馮小剛與王思聰圍繞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在微博上展開“口水戰(zhàn)”對陣,后是樂視影業(yè)CEO張昭與影評人圍繞電影《長城》在微博上“互撕”,實際這些現象的背后,就是為了提升票房收入以完成業(yè)績承諾而上演的“票房保衛(wèi)戰(zhàn)”。
據了解,近期在影視類并購項目中,業(yè)績對賭是必不可少的,對此長城證券并購部總經理尹中余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之前并購的對賭業(yè)績承諾太高,如果一時無法完成業(yè)績承諾,通過票房造假來兌現相應的成本要低一些。
尹中余還告訴記者,目前影視行業(yè)并購出現的高業(yè)績承諾和市場上的票房造假存在高度的關聯性。實際上發(fā)行方為了讓票房能有個好的開頭,電影上映前三天左右的票房表現尤為重要,這直接決定院線對該電影的排片。對此大量電影制片方、發(fā)行方拿出了大筆資金用于票補甚至造假,這種“貼錢”的目的也就是為在電影上映的最初幾天造成觀影火爆的“假象”,讓不知道怎么選擇的影迷跟風購票,造就了票房的虛假繁榮。
此前《葉問3》的高票房就受到了市場的質疑,而后據官方調查結果顯示,證實該片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余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對此,陳贇也告訴記者,目前影視行業(yè)并購中的高估值是影視票房造假的主要動因。為了滿足影視公司高估值、高溢價的前提,公司的利潤往往都要靠高票房來保障,所以高票房成為影視公司實際控制人必須達到的經營目標。無論是在并購前提高估值,還是在并購后完成業(yè)績承諾,票房造假成為了一些影視公司的必然手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