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29 22:30:32
2月29日,沃森生物發(fā)布了2015年度業(yè)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yè)總收入10.06億元,同比增長39.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9億元,同比下滑達371.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2月29日,沃森生物發(fā)布了2015年度業(yè)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yè)總收入10.06億元,同比增長39.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9億元,同比下滑達371.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fā)現,利潤下滑已成為沃森生物近年來的一大問題,如何提振業(yè)績已成為擺在公司管理層面前的首要難題。
自2012年以來,沃森生物便走上了“大生物”轉型道路,先后斥資收購了包括大安制藥、上海澤潤、嘉和生物、重慶倍寧等公司股權,由單一的傳統(tǒng)疫苗轉變?yōu)?ldquo;疫苗+單抗+血液”多個業(yè)務齊頭并進。
頗為巧合的是,沃森生物業(yè)績惡化的時間點與其轉型戰(zhàn)略時間段頗為吻合,其收購的多個公司則處于長期虧損。還有分析認為,沃森生物目前的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且均不是獨家品種,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對其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凈利猛降371%
盡管沃森生物的業(yè)績快報并不好看,但投資者在股吧里卻表現得一片祥和。“至少比此前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報要好一些,畢竟那時候預告的是虧損4.5億元以上。”一名投資者發(fā)文稱。
沃森生物表示,2015年凈利潤減少主要原因系2015年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增加成本費用1.36億元。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近年來,業(yè)績低迷下滑已與公司財報如影隨形。
沃森生物2014年凈利潤為1.43億元,但如果拋開出售大安制藥46%股權所獲得的6.348億元收益,也難逃巨虧命運;2013年,凈利潤則為4789.31萬元,同比下滑79.43%。
“沃森生物在2012年以前是一家以傳統(tǒng)人用疫苗為主業(yè)的公司,2012年以來公司開始致力于疫苗、血液制品、單抗三大板塊的‘大生物’戰(zhàn)略,從業(yè)績表現來看,轉型期間確實遇到了一定挑戰(zhàn)。”醫(yī)藥行業(yè)分析師甘翔表示。
記者發(fā)現,近年來沃森生物頻頻高舉收購大旗,在2012年至2013年間,完成了對大安制藥、上海澤潤等多家疫苗產業(yè)公司的收購業(yè)務;2014年11月,又以3.5億元收購重慶倍寧100%股權;2015年7月,1.05億元收購專注于血液制品的廣東衛(wèi)倫生物制藥21%股權;2015年11月,其又公告擬購買方略知潤所持有的上海澤潤33.53%股權、嘉和生物15.45%股份,作價5.9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梳理年報發(fā)現,沃森生物近年來斥資并購的多個公司經營情況均不樂觀,扮演了“拖后腿”的角色。
根據2013年年報、2014年年報、2015年半年報,這期間上海澤潤凈利潤分別為-6191.61萬元、-2246.93萬元、-887.63萬元,嘉和生物為-5069.20萬元、-6357.90萬元、-3144.74萬元,河北大安制藥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5943.34萬元、-1784.24萬元。
在2015年半年報中,沃森生物坦承,在投資并購后,公司的管理范圍急劇擴大,面臨著如何盡快解決業(yè)務快速發(fā)展與管理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
產品結構單一
在1月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報中,沃森生物曾解釋稱,公司業(yè)績之所以大幅度下滑,除了員工持股計劃外,還包括新產品研發(fā)、注冊及臨床研究投入加大、支付中期票據利息加大財務費用等理由。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沃森生物原有產品市場占有率下滑、新上市產品缺乏競爭力、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等也是事實。
目前,沃森生物主要銷售產品為:Hib(西林瓶和預灌封兩種規(guī)格)、AC結合疫苗、AC多糖疫苗、ACYW135多糖疫苗。
沃森生物2015年三季報顯示,去年1月至9月,Hib疫苗(西林瓶)、AC多糖疫苗的批簽發(fā)量分別實現同比增長7.2%和10.57%;而Hib(頂灌封)、AC結合疫苗、ACYW135多糖疫苗的批簽發(fā)量均同比減少了49.91%、100%、11.32%。
重磅產品批簽發(fā)量減少并非首次。2014年年報中,Hib(頂灌封)、Hib疫苗(西林瓶)、ACYW135多糖疫苗、AC多糖疫苗、AC結合疫苗銷量全線下滑,批簽發(fā)量分別下滑了60.61%、47.45%、75.89%、32.97%、24.78%。
沃森生物表示:“公司目前上市的產品均非獨家品種,每一個品種都有多個競爭廠家,后續(xù)還陸續(xù)有新廠家加入,傳統(tǒng)疫苗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都將對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銷售價格造成不利影響。”
記者了解到,沃森生物正處于申請生產階段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一直被市場寄予厚望,不過目前在國CFDA網站上并未查詢到相關生產批準文號。對此,沃森生物董秘辦人士表示,23價肺炎疫苗申報生產批件正在補充材料。
不過即便沃森生物成功拿到了該疫苗的生產批件,也不能立馬上市。北京鼎臣醫(y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藥品在獲得生產批件后還需要進行GMP認證,成功通過后才能生產,這還需要一定時間成本。”
CFDA官網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獲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國藥準字的國內企業(yè)僅有1家。“如果該款疫苗能順利生產上市,對公司業(yè)績會發(fā)揮很好的推動作用。”甘翔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