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29 22:55:27
家核安全局組織的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就AP1000的設計、制造、試驗驗證結果、研制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處理情況進行了綜合審查。審查認為,AP1000主泵性能滿足設計技術規(guī)格書的要求。
每經編輯 歐陽凱
每經記者 歐陽凱
歷經長達7年多的研發(fā)、多次反復試驗審查,制約AP1000項目順利商運的主要因素———AP1000主泵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10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核電官網了解到,首臺AP1000核電機組反應堆冷卻劑屏蔽主泵(以下簡稱主泵)最終性能試驗與試驗后檢查圓滿完成,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就AP1000的設計、制造、試驗驗證結果、研制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處理情況進行了綜合審查。審查認為,AP1000主泵性能滿足設計技術規(guī)格書的要求。
“可以說,AP1000核電項目迎來了曙光,長達43個月后的曙光。”一位核電央企人士這樣表示。
AP1000核電主泵的研制可謂是一波三折。AP1000是2007年中國從美國引進的國際先進三代核電技術,引進之初就被確立為國內未來發(fā)展核電的主流技術路線。其中,主泵作為核島關鍵設備,由美國EMD公司負責供貨。
首臺AP1000屏蔽主泵于2007年至2009年完成制造,2009年至2012年先后完成工程試驗和耐久性試驗,隨后不斷改進,今年6月,國家核電發(fā)布消息稱AP1000核電主泵第三次工程耐久性試驗成功。
上述主泵問題拖延不僅致使示范項目三門核電項目不斷拖期,還讓多個后續(xù)項目審批陷入停滯。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家能源局所要求的后續(xù)AP1000項目啟動的三大前提條件:主泵、爆破閥和設計固化,后兩者問題已經解決,此次主泵問題的解決,意味著AP1000相關核電項目啟動的前提條件已經具備。
方正證券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共有陸豐一期、徐大堡一期、三門二期、海陽二期、白龍一期等8個項目在內的共16臺核電機組按照AP1000技術路線準備且準備較為充分,預計這些項目將是AP1000項目啟動后首批獲批機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