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4-05-12 09:40:51
古都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近些年的建設中,西安有效緩解了城市化快速發(fā)展對大遺址的沖擊,涌現出保護規(guī)劃優(yōu)先、常年考古展示和社會運作等多種保護新模式。專家認為,這既保留住古城文脈,又激活了歷史,讓游客能“穿越時空隧道”,對漢唐盛世和新絲路文化可感可觸。
西安是中華文明繁衍勃發(fā)之地,周秦漢唐的盛世遺跡可謂俯仰皆是。西安市文物局局長鄭育林說,該市明確提出“保護明城完整格局,顯示唐城宏大規(guī)模、保護周秦漢唐重大遺址”的城市建設原則。并在制訂2015年遠景總體規(guī)劃和已編制完成的《西安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4-2020年)中,都將《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作為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市多年來堅守總體規(guī)劃優(yōu)先原則,阻斷了城市基本建設工程和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大遺址的占用和影響。為了保護漢長安城、唐大明宮等遺址的完整,西安市繞城高速公路、二環(huán)路等市政工程都做了繞道選擇。
大遺址往往是“地上生機全無,地下氣象萬千”。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長劉慶柱說,西安大遺址的保護與展示,尤其是漢長安城完整保存和利用,對于了解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中華文明形成史以及多元化時代如何發(fā)展中華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遺址是非城市用地,城市的基礎設施自然遠離大遺址。如此一來,西安大遺址漸漸成了歷次城市改造中被人遺忘的角落。一直以來,漢長安城遺址3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萬多農村人口只能從事傳統(tǒng)、低效的農業(yè)生產,生活來源單一,經濟水平與遺址周邊地區(qū)的差距越來越大,西安市協調大遺址內外平衡發(fā)展的壓力也日漸增加。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說,當面對遺址區(qū)為吃飯、致富而發(fā)愁的幾十萬老百姓時,法律與政策往往變得蒼白。要保護好大遺址,西安市近年來認識到必須改變消極被動保護的局面,結合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實際,積極探索利用社會資源、資金與力量來主動保護的路子。
對此,西安采取了五方面舉措,包括借力退耕還林政策,在確保文物安全的情況下,順利實施綠化工程;順應城市公園建設,把大遺址保護與城市公益設施建設相結合;采用集團運作模式,政府引入大型企業(yè)集團參與大遺址保護項目;引導民間力量投身大遺址保護;采用省部共建的保護特區(qū)模式。
“東長安,西羅馬”舉世聞名,如今的中國夢與漢唐長安息息相關。長期致力于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的西北大學教授王建新說:“國務院批準的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規(guī)劃中,要求西安建成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展現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如今,作為絲路起點的西安市在大遺址保護方面一直堅守規(guī)劃,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護的諸多模式,仍有待政府、社會各界在探索中達成共識。一定要避免出現‘不做不犯錯’而遺址毀了的惡性局面,中國夢只有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實現才有美好未來。”
鏈接:http://www.sn.xinhuanet.com/2014-05/11/c_1110630917.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