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8-16 13:49:30
歷經千年,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過去十年中國白酒更在資本市場風光無限。
白酒行業(yè)風景這邊獨好,酒香四溢。在“股市十年漲幅為零”的背景下,白酒股在A股市場鶴立雞群:一個行業(yè)所有股票出現(xiàn)驚人的漲幅,在整個A股所有板塊中絕無僅有。追求“以貴為榮”的獨特的產品提價模式,保證了行業(yè)利潤的成色。白酒企業(yè)業(yè)績的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也引來了眾多機構前赴后繼,造就白酒股股價“高富帥”。
無疑,這是一個傳奇。
精心炮制 近千只基金機構“醉酒當歌”
能夠在A股市場屹立十年不衰、穿越經濟周期令投資者“醉”在其中、股價屹立而不倒的投資概念,當屬白酒。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2年至今白酒板塊指數(shù)上漲10倍,同期上證綜指上漲35%,白酒股可謂一騎絕塵!
2003年至今,貴州茅臺上漲42倍,瀘州老窖[40.99 -0.94% 股吧 研報]上漲19倍,五糧液[35.67 -1.25% 股吧 研報]上漲11倍!2006年至今古井貢酒[41.33 -0.39% 股吧 研報]上漲32倍,金種子酒[23.40 -1.10% 股吧 研報]上漲35倍!2012年至今,酒鬼酒[52.78 -3.69% 股吧 研報]上漲133%,沱牌舍得[34.21 -3.47% 股吧 研報]上漲113%!一線、二線、三線白酒股輪番上漲,讓投資者目眩神迷。
是什么力量造成了白酒股的一路大漲?又是哪些投資者在豪“飲”白酒股?
借力GDP增速
基金一路推高白酒股
白酒股投資的興起始于2003年。在此之前,購買白酒股的機構少之又少。2000年,盡管五糧液上市兩年,水井坊[26.45 -2.29% 股吧 研報]上市三年,但當年底,僅有華夏行業(yè)和國泰中小盤兩只基金購買了ST皇臺[10.92 5.00% 股吧 研報],機構投資者的目光還沒有落到白酒股上。
到2011年底,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基金分別有316只、306只和212只。 2003年,這樣的數(shù)據(jù)是30只、32只和1只。當時基金對3只白酒股的持股市值不到1.3億元,目前已經超過136億元。
這與當時大環(huán)境有關。1993年,隨著國內固定投資資產的大規(guī)模投入,白酒消費快速增長。但在1995年固定資產投資急劇下滑和山西假酒案的雙重打擊下,白酒消費開始急劇萎縮。到2003年白酒產量下降至330萬噸,僅為1996年高峰時的40%。2003年,既是白酒行業(yè)的低點,也是起點。
從這年起,中國經濟“兩駕馬車”投資和消費相繼啟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重回25%以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保持10%以上。同時白酒在2005年結束長達8年的衰退,實現(xiàn)產量增長約12%。而白酒股也在此時騰飛。2003年,茅臺股份的股價在20多元附近開始上漲。當時,茅臺的總股本僅3億股,總市值只有60億元。而今天,茅臺復權價約為1200元,市值超過2500億元,8年時間里,茅臺成為價值投資者最津津樂道的標桿,而機構投資者也逐漸蜂擁進入這個市場。
或許從持有機構的數(shù)量就可看出,白酒市場是如何從“冷冷清清”變?yōu)?ldquo;炙手可熱”。
從基金、社保、券商集合理財、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機構的持倉合計來看,其數(shù)量增幅更是驚人。以茅臺為例,2001年,購買茅臺的機構有16家,2002年下降為零, 2004年飆升至63家,2006年翻一倍到140家。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弱周期的白酒股更是成為機構的避風港。2008年購買茅臺的機構達到195家,2011年底,這樣的機構達到的365家,持股市值高達369.34億元。
而機構的熱情參與也推高了茅臺酒的股價。2003年至今,貴州茅臺漲幅達2499.71%;五糧液為1382.17%,瀘州老窖上漲1483.89%。而金種子酒、酒鬼酒、古井貢酒等一批二線白酒也有不俗表現(xiàn)。
根深葉茂 基金收益笑傲江湖
在這場白酒大宴中,重倉白酒股的機構業(yè)績也是排名靠前。如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位列前三甲的為廣發(fā)聚瑞就持有多只白酒股,洋河股份[141.92 -1.44% 股吧 研報]、金種子酒、沱牌舍得、金種子酒都進入其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從2008年8月至今,過去三年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銀河行業(yè)優(yōu)選[0.97 -0.21%],2011年四個季度中都重倉持有了古井貢酒,對基金凈值增長貢獻巨大。白酒以其獨特的成長性吸引著龐大的基金機構資金。
“中國文化能夠走多遠,白酒文化就能走多遠!”深圳一家公募基金的股票投資部總監(jiān)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白酒股之所以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所鐘愛,主要源于以下幾點:第一,白酒股背后是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無酒不成桌,無酒不成席,無酒辦不成事,這是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白酒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潤滑劑。這也決定了A股市場上的白酒股具有與生俱來的“護城河”屬性;其次,白酒企業(yè)具有獨特的定價權。由于白酒屬華人圈獨有,西方人沒有白酒的消費習慣,這也造成白酒企業(yè)具有獨特的定價權,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價,帶來了白酒股業(yè)績的大幅提升,股價迭創(chuàng)新高;第三,過去的十多年里,中國經歷了房地產和固定資產投資飛速發(fā)展的時期,大量的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開發(fā),帶來的是人際交往和三公消費的大幅增加。尤其是一線白酒股,迎來了“量價齊升”的黃金時期;第四,白酒股屬于消費類資產,在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作為消費品的白酒股能夠很好地抵御市場的下跌,成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極好的抱團取暖對象,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助推白酒股估值不斷提升。
對于短中線機構投資者來說,一旦看淡后市,也會很自然地瞄準白酒等消費股“御寒”。在缺乏做空工具的年代,毫不夸張地說,白酒股已經成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弱市中的天然避風港。但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白酒股成為他們自始至終的大愛。以貴州茅臺而言,富國天益、廣發(fā)聚豐[0.66 -0.89%]、大成藍籌穩(wěn)健[0.61 -0.60%]、大成創(chuàng)新成長、匯添富成長焦點[1.07 -0.52%]等基金均是多個季度連續(xù)重倉持有貴州茅臺。貴州茅臺也成為陳志民、陳戈、易陽方等一批老公募基金經理的“代表作”。而在私募界,一直以來高度看好貴州茅臺的,非知名私募基金經理但斌、林園莫屬。
不過,今年以來,隨著經濟減速、三公消費限制等一系列因素,風光無限的白酒股開始出現(xiàn)震蕩。如53度飛天茅臺9年來首次出現(xiàn)降價。
酒鬼酒近日披露中報,雖然二季度有社保加倉,但重倉基金長盛同德[0.72 -0.51%]二季度拋了330萬股,泰達宏利同期也減倉逾120萬股,國壽減持105.67萬股。更甚者,原來的二股東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也從去年末1896.33萬股降至280.38萬股。而貴州茅臺也遭到部分基金減持。二季報顯示,廣發(fā)聚豐減持公司124.95萬股,這是其繼一季度以來的進一步減持;此外QFII瑞士銀行減持46.26萬股。但是中郵和弦、建信優(yōu)化等基金仍在增持。另一只QFII摩根士丹利也以412.42萬股的持股量躋身為第六大股東。
但從輕度減倉的數(shù)量看,很明顯,白酒股依然是基金機構的最愛,眾多基金機構扎堆、推高股價的資金陣營依然強大而牢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